运动:解析脑萎缩的运动方法
脑萎缩是一种对患者影响极大的脑部疾病,由于发病人数危害大,我们对其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对于脑萎缩,患者朋友们要积极接受治疗,这样才能早日正常的生活。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辅助治疗的帮助,脑萎缩的运动还是比较重要的。来看看脑萎缩有哪些运动辅助治疗呢?
1脑萎缩患者的正确运动法
1、活动脚趾,增强胃功能。经常活动二、三脚趾,不但可疏通胃经经络,还能刺激脚趾上相应的穴位,从而增强胃功能。坐着工作时,做做脚趾抓地的动作,连续做上60~90次。>>>提交个人病例,医师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治疗的方案及治疗方法
2、活动手指,明目醒脑。简单缓解眼疲劳的方法就是动动手指头。中医认为,人的手指上面有6条经络的起止点,其中有3条与眼部直接相关。一手帮助另一手的各个手指做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两手交替进行,每次做30~50次。
3、活动舌头,健脑助消化。经常活动舌头,可刺激大脑,有益大脑萎缩,还可加强内脏功能,有助消化吸收。用舌尖舔摩内侧齿龈,左右摆动36次,再舔摩上下唇颊侧36次。
2医师提示:
脑萎缩发于老年,很多老年患病后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身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所以对于脑萎缩这种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饮食及运动的辅助治疗,多锻炼身体,提免疫力,这样才能早日健康。
特色疗法,用科学的方法帮您扫除"阴霾"
“”脑立体定向仪+神经调控术是研究成果将手术规划系统、导航系统与立体定向微侵袭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手术质量、减轻了病人痛苦。
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福音技术医院坚持以微创为特色、以科技为导向,专注于脑部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该技术的引进,开创了西南地区脑病微创治疗的新时代,了传统疗法的桎梏。借助机器人手臂的高准确性及高稳定性将之移植到患者已经受损的脑部病灶区,修复受损脑部神经细胞,不仅治疗更加专业,且还让患者康复到了接近正常人的水平。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福音技术医院坚持以微创为特色、以科技为导向,专注于脑部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该技术的引进,开创了西南地区脑病微创治疗的新时代,了传统疗法的桎梏。借助机器人手臂的高准确性及高稳定性将之移植到患者已经受损的脑部病灶区,修复受损脑部神经细胞,不仅治疗更加专业,且还让患者康复到了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治疗原理:脑立体定向仪技术与传统脑外科导航手术比较: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戴笨重的框架;无需漫长的等待;手术痛苦小,可以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时间短,大脑图像重建只需30秒;颅内病灶的三维重建只需20秒,而且可以专业观察病灶的位置、体积、大小、与周围脑组织的比邻关系;手术路径规划只需15秒,20分钟即可结束手术;手术创伤可以忽略不计,手术风险为0.5%;手术后不留瘢痕;住院8天即可出院。医疗外科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涉及机器人、电子、通讯、控制、图像处理、图形学、虚拟现实、医学和微创伤手术等先进技术。外科机器人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安全性强等忧点。
在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中,该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定向仪框架,通过识别贴附于患者头部的标志点,建立相应的三维坐标体系,并可标示出靶点位置和穿刺轨迹。智能机械臂按照模拟轨迹固定穿刺方向,为术者提供准确导航和操作平台。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治疗范围:脑瘫、癫痫、帕金森、脑出血早期、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炎后遗症、扭转痉挛、小脑萎缩、遗传性共济失调、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脑萎缩、老年痴呆、酒精依赖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肌张力障碍、溺水后脑损伤、婴儿痉挛症、精神运动发育迟滞。颅内肿瘤活检、颅内肿瘤内放疗、颅咽管瘤囊液抽吸,脑出血置管引流。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
热点问题:本月脑萎缩患者关注的问题.